一、专业简介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建造设计专业。近几年来,建立了10余家平稳的校企合作基地,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一起参与专业建造设计和课程研发,编写多部工学集合教学资料及实训指导书。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历年来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学校以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
plc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运行保障机制,培养设定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以岗位调研为起点,归纳经经典型作业任务,组建作业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以作业过程系统化为设计理念,以完成经经典型作业任务(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解构与教学情境设计。课程标准中均明确项目包括、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明确每项作业任务(项目)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完成该项作业任务(项目)的作业图纸文档实验指导书和教学方法等。每个教学情境均按六步法展开实施。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应用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相集合,注重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掌控把握效果,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作业业绩纳入整个学习掌控把握过程中考核,将职业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同时还制订了人文素养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考核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按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作业与教学作业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文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相互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激活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培养对象及学制
(一)培养对象:
中职 初中应届毕业生
(二)学制:5年
三、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青岛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造设计为主战场,主要面向
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控把握常用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运行维护、电气维修、调节测试和装配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单单独完成职业作业任务,具备中级以上维修
电工国家职业资格,适应从事自动化专业的主要是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以及管理作业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四、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及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
从专业创办初期的教学计划到按照市场调研和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得出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
(1)工厂的各种
供配电及常用电气设备的运行控制和维护作业;
(2)电气设备和设备的生产、营销、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作业;
(3)电气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节测试与维护;
(4)一般电气设备的技术改造,PLC运行与维护作业;
(5)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新设备的研制和研发作业;
(6)自动生产线的装配、调节测试、运行、维护与管理作业;
(7)换热器生产线及装备的控制与维护作业;
(8)自动化工程公司的技术与管理;
(9)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及其系统的控制、维护与管理;。
(10)电控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售后服务作业。
次要就业岗位:
(1)设定有制作印制板
电子回路和应用计算机数值数值辅助设计电子回路板图的能力;
(2)掌控把握电子装接工的装接、焊接技术,设定有按工序技艺文件完成复杂设备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3)掌控把握电子设备的一般生产工序技艺,设定有电子设备生产管理能力;
(4)设定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表器具仪表的能力和按调节测试文件调节测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职业能力与学习掌控把握领域解析
(1)专业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着重培养学生三大专业能力:
1通用电气设备的装配、维修能力,达到高级
维修电工的水平;
2现代工业控制系统设计、装配、调节测试、维修能力,掌控把握如
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技术等综合应用能力;
3供配电系统设计、装配、管理、维护能力。
(2)方法能力:
1能将所学的基础课程课程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来工程实践中,设定有研究和解决现代化生产中的各种自动化课程课程理论与技术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设定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能力,设定有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作业的能力。
3设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收集、整理、运用各类信息的能力。
4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新的学习掌控把握、作业环境的能力。
(3)社会能力:
人际交流ACAC能力,共同共用关系处置整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做到"三个适应":
一适应——适应岗位。学用一致,专业对口。
二适应——适应基层。在生产第一线,在企业基层能安心作业,热爱本专业,又乐于吃苦和干一番事业的信心。
三适应——适应发展。毕业后适应科技进步,做到既有前劲,又有后劲。
五、职业岗位群、岗位能力与核心课程
序号 |
职业岗位群 |
岗位作业职责 |
经经典型作业任务 |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
对应知识点 |
核心课程 |
1 |
电工维修 |
从事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装配、调节测试、维护、修理等作业 |
电机拖动系统装配、控制、维护、检修 |
电工电子回路的基础接线与电子回路检修 |
电工基础实操
电机控制原理
低压电器控制箱式模型块线路装配 |
电工技能与实验
电机与电气控制 |
2 |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维护 |
从事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设计、选型、系统编程、系统包括和维护等作业 |
PLC自动化系统设计、整体包括和维护 |
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节测试、维护 |
PLC编程与应用
电子回路设计原理
|
PLC技术及应用
变频器技术应用
触摸屏技术及应用 |
3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节测试 |
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调节测试与维护等作业 |
单片机技术设计与调节测试控制 |
单片机系统的搭建,调节测试与应用 |
单片机编程
单片机电子回路设计
单片机调节测试应用 |
单片机技术应用
电机与电气控制
电子技能与实验 |
4 |
变频调节速度系统设计与调节测试 |
从事工业电机变频调节速度运行系统的设计与调节测试 |
能够完成作业需要的电机调节速度系统设计应用 |
电机调节速度系统的搭建与调节测试应用 |
电力电子调节速度电子回路的搭建
变频调节速度原理与应用
变频系统设计 |
电力电子技术
电机运行与控制
变频器应用 |
5 |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装配与调节测试 |
从事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仪表选型、装配、调节测试、维护、维修等作业 |
工控互联网设备及系统的装配、调节测试、维护 |
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的装配、调节测试、维护、维修 |
仪表调节测试
传感器调节测试
工控系统使用 |
自动检验测试技术
触摸屏技术
组态控制技术 |
六、核心课程与课程体系
(一)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程内容 |
考核方法 |
课程课程理论实践课时比例表 |
职业资格证书 |
核心知识 |
核心技能 |
1 |
模仿及数字电子技术 |
专业基础 |
系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课程理论知识 |
电子设备的装配能力 |
课程课程理论
技能 |
1:2 |
维修电工 |
2 |
PLC可编程控制 |
专业技能 |
PLC控制系统装配与维护专业知识, |
以PLC为核心的小型自控系统的设计、装配和调节测试能力 |
课程课程理论
技能 |
1:2 |
维修电工 |
3 |
电气装配 |
专业技能 |
电工基础课程课程理论知识: |
电气装配的实践实操技能; |
课程课程理论技能 |
1;2 |
维修电工 |
4 |
单片机技术 |
专业技能 |
自动检验测试、单片机技术的课程课程理论知识; |
单片机的设计能力;具备工业信号检验测试的专业技能; |
课程课程理论
技能 |
1:2 |
维修电工 |
5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
专业基础 |
电气原理与应用基础知识 |
系统实操技能
测绘制作电气原理图的基础技能 |
课程课程理论 |
|
CAD制图工 |
6 |
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节测试、维护 |
专业技能 |
自动生产线的基础知识 |
自动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节测试技能 |
实践 |
|
维修电工 |
7 |
电器控制储物储物柜装配、调节测试 |
专业技能 |
电气控制储物储物柜的基础知识 |
电气控制储物储物柜的组装与调节测试技能 |
实践 |
|
维修电工 |
(二)课程体系的构架和说明
1.职业基础课程
模仿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
机械制图
2.职业技术课程
PLC技术、单片机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自动检验测试技术、触摸屏技术、组态控制技术
3.职业技能实训课程
机电一体化实验、电工电子技能实验、自动生产线实验、工业机器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