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的作业原理。
(2) 熟悉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作业现象。
二、实验所需挂式模块件及附件
序号 |
型 号 |
备 注 |
1 |
GDQ01电源控制屏 |
该控制屏含有"三相电源输出"等模型块 |
2 |
DK03晶闸管主电子回路 |
该挂式模块件含有"晶闸管"、"电感"等模型块 |
3 |
DK04三相晶闸管触发电子回路 |
该挂式模块件含有"触发电子回路"、"功放电子回路"等模型块 |
4 |
DK08 给定及实验元件 |
该挂式模块件含有"给定"模型块 |
5 |
DQ27 三相可调电阻器 |
调到最大,最小处附近时不要用力过猛 |
6 |
双踪示波器 |
自备 |
7 |
万用表 |
自备 |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用了三只晶闸管,与一相电子回路对比,其输出电压(V)脉动小,输出功率(W)大。不足之处是晶闸管电流(A)即变压器的副边电流(A)在一个周期内只有1/3时间有电流(A)流过,变压器运用率较低。图2-17中晶闸管用DK03正桥组的三个,电阻R用450Ω可调电阻(将两个900Ω接成并联形式),电感L
d用DK03操作面板上的700mH,其三相触发信号由DK04内部提供,只需在其外加一个给定电压(V)接到U
ct端即可,给定电压(V)在DK08上。直线DC电压(V)、电流(A)表在DK03上获取。
图9-17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带电阻性负载。
(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五、实验方法
(1) DK03和DK04上的"触发电子回路"调节测试
① 打开总电源开关,实操"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V)指示"开关,查看写入的三相电网电压(V)是否平衡。将GDQ01"电源控制屏"上"调节速度电源选用开关"拨至"直线DC调节速度"侧。
② 用弱电实验连接线将GDQ01三相同步信号a,b,c输出端和DK04"三相同步信号写入"端相连,打开DK04电源开关,拨动 "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③ 查看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动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动电位器(在各查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④ 将DK08上的"给定"输出U
g直接与DK04的移相控制电压(V)U
ct相接,将给定开关S
2拨到接地位置(即U
ct=0),调动DK04上的偏移电压(V)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查看A相同步电压(V)信号和"双脉冲查看孔" VT1的输出波动线,使α=170°(观看VT1’双脉冲中的左边那个与)。
⑤ 适当多加给定U
g的正电压(V)输出,查看DK04上"脉冲查看孔"的波动线,此时应查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⑥ 将DK04操作面板上的U
lf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K04的"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K03"正桥触发脉冲写入"端相连,查看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子回路带电阻性负载
按图9-17接线,将电阻器放在最大阻值处,按下"启动"按钮,DK08上的"给定"从零开始,慢慢多加移相电压(V),使α能从30°到170°界限内调动,用示波器查看并纪录α=30°、60°、90°、120°、150°时整流输出电压(V)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V)U
VT的波动线,并纪录相应的电源电压(V)U
2及U
d的数值于下表中
α |
30° |
60° |
90° |
120° |
150° |
U2 |
|
|
|
|
|
Ud(记录值) |
|
|
|
|
|
Ud/U2 |
|
|
|
|
|
Ud(计算值) |
|
|
|
|
|
计算公式:U
d=1.17U
2cosα (0~30
O) , U
d=0.675U
2[1+cos(α+)] (30
o~150
o)
(3) 三相半波整流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将DK03上700mH的电抗器与负载电阻R串联后接入主电子回路,查看不一样移相角α时U
d、I
d的输出波动线,并记录相应的电源电压(V)U
2及U
d、I
d值,画出α=90
o时的U
d及I
d波动线图。
α |
30° |
60° |
90° |
120° |
U2 |
|
|
|
|
Ud(记录值) |
|
|
|
|
Ud/U2 |
|
|
|
|
Ud(计算值) |
|
|
|
|
六、实验报告
绘出当α=90
o时,整流电子回路供电给电阻性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U
d及I
d的波动线,并实行解析讨论。
七、注意事项
整流电子回路与三相电源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相序,必须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