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实验(基础部分)
一、 实验目的
1.深入对锁相环基础作业原理的理解。
2.掌控把握锁相环同步带、捕捉带的测量试验方法,多加对锁相环捕捉、跟踪和锁定等概念的理解。
3.掌控把握包括锁相环CD4046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锁相环由鉴相器( PD)、环路滤波器( LF)和电压(V)控制振荡器( VCO)三个基础部位件构成。
锁相环路是一个相位误差控制系统,它将参考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实行对比,产生相位误差电压(V)来调节输出信号的相位,以达到与参考信号同频的目的。锁相环路由于设定有良好的跟踪特性、窄带滤波特性和良好的门限特性等一些特殊的功能,而广泛应用来
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
鉴相器是相位对比器,用来对比写入信号ui(t)与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uo(t)的相位,输出电压(V)对应于这两个信号相位差的函数。环路滤波器是滤除ud(t)高频分量及噪声,以保证环路所要求的功能。 压控振荡器受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V)uc(t)的控制,使振荡频率向写入信号的频率靠拢,直至两者的频率相同,使得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和写入信号的相位保持某种特定的关系,达到相位锁定的目的。
设写入信号和本振信号(压控振输出信号)分别是正弦和余弦信号,它们在鉴相器内实行对比,鉴相器的输出是一个与两者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的电压(V),一般把它称为
误差电压(V)。环路低通滤波器滤除鉴相器中的高频分量,然后把输出电压(V)加到VCO的写入端,VCO送出的本振信号频率随着写入电压(V)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二者频率不一致,则鉴相器的输出将产生低频改变分量并经过低通滤波器使VCO的频率发生改变。最后如果本振信号的频率和写入信号的频率保持一致,两者的相位差保持某一恒定值,则鉴相器的输出将是一个恒定直线DC电压(V),环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也是一个直线DC电压(V),这时,环路 处于"锁定状态"。
与锁相环有关的几个基础概念:
环路锁定: 如果环路有一个写入信号
u(t) ,开始时写入频率总是不等于VCO的自由振荡频率,即
ωi ≠
ωo 。如果
ωi 与
ωo 相差不大,在适当的界限内,鉴相器输出一误差电压(V),经环路滤波器变换后控制
VCO的频率,使其输出频率改变接近到
ωi ,
ωi=
ωo ,而而且两信号的相位差为常数 ,这种状态称为环路锁定。
设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频率
fo与写入基准信号频率
fi 相差较远 。随着基准频率
fi向压控振荡频率
fo 靠拢,达到某一频率 ,这时环路进入锁定状态,该过程称为环路捕获。一旦入锁以后,压控频率就等于基准频率,而且
fo 随
fi 而改变,这就称为跟踪。
*判别环路是否锁定的方法
1)在有双踪示波器的现象下
开始,环路处于失锁状态,加大写入信号频率,用双踪示波器查看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和环路的写入信号,当两个信号由不一样步变成同步,而且f
i=f
o时,表示环路已经进入锁定状态。
2)单踪──普通示波器
在没有双踪示波器的现象下,在单踪示波器上可以用李沙育图形来判定环路是否处于锁定状态。把鉴相器的写入信号u
i(t)加到示波器的垂直偏转板上,把u
o(t)加到水平偏转板(或者相反),并使两信号幅度相等。如果环路已锁定,而且在理想现象下,即李沙育图形应是一个圆。
图10-3 未锁定时波动线及李沙育图形
图10-4 锁定时波动线及李沙育图形
CD4046含有相位对比器、压控振荡器两部分,使用时需外接低通滤波器(阻、容元件)形成完整的锁相环。 内部 6.2V的齐纳稳压管 在需要用的时候作为辅助电源。
CD4046有16个管脚,作业频率为1MHz。 1 ¾¾相位脉冲 2 ¾¾对比器I输出 3 ¾¾对比器II写入 4¾¾压控振荡器输出端(VCO
O) 5 ¾¾禁止端(INH) 6 ¾¾VCO外接电容端(C
1)7 ¾¾C
2 8¾地(V
SS) 9 ¾¾压控振荡器写入端(VCO
I ) 10 ¾¾解调器输出 11 ¾¾ VCO外接电阻端(R
1) 12 ¾¾ VCO外接电阻端(R
2) 13 ¾¾对比器II输出 14 ¾¾对比器I写入 15 ¾¾齐纳管 16 ¾¾电源(V
DD)
2. 实验电子回路
本实验用电子回路
模型块为:锁相环调频与测量试验模型块。见图10-7
图10-7锁相环调频与测量试验电子回路
三、实验仪表器具
1.锁相环调频与测量试验电子回路实验板
2.20MH双踪示波器
3. 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压控振荡器的测量试验。
2.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五、实验步骤
1.压控振荡器的测量试验
(1) 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
锁相环调频与测量试验电子回路实验模型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电源指标灯点亮。
(2) 断开J1,连接J2左,J3左,J4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测量试验电子回路。
(3) 用示波器查看VCO波动线(TP1点),调节电位器RW1,使其自由振荡频率为500KHz(参考值)。
(4) 调动电位器RW2,改变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V)(TP3点),记录VCO频率在表10-1中。
(5) 画出控制电压(V)¾¾频率关系弯弯曲线。
表10-1 压控振荡器测量试验数值 自由强振荡频率 f KHz
2。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连接J1、J2右,J3左,J4,写入500KHz、5V方波信号由低频源提供,从IN1入。
(1)用示波器查看VCO波动线,调节电位器RW1,使其自由振荡频率为500KHz(参考值)[此步可省略]。
(2) 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可按定义来测量,方法如下:调基准频率f
i ,使f
i < f
vco ,环路处于失锁状态,然后缓缓多加写入信号频率f
i ,用双踪示波器仔细查看相位对比器两写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当发现两写入信号由不一样步变为同步,而且f
i= f
vco,表示环路已进入到锁定状态,用频率计记下此时的频率为f
1,这就是捕捉带的下限频率,继续多加f
i,此时压控振荡器频率f
vco将随f
i而变。但当f
i多加到f
2’时,f
0不再随f
i而变,这个f
2’就是环路同步带的上限频率,然后再逐步降低f
i。由上述判别方法,即可测出捕捉带的上限频率f
2及同步带的下限频率f
1’,从而可求出:
捕捉带
同步带
(6)查看锁定后的经经典型波动线
实验中,是使用CD4046锁相环的相位对比器I,其频率锁定在f
vco 0现象下的经经典型波动线如图10-8 所示: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测量并计算锁相环同步带和捕捉带;
2.查看并画出锁相环锁定后的经经典型波动线;
3.画出控制电压(V)¾¾频率关系弯弯曲线。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取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