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学设备 > 技术文章 >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

时间:2025-04-02 22:00:46 点击次数: 中人教仪厂

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控把握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作业原理。
掌控把握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掌控把握激励电压(V)、集电极电源电压(V)及负载改变对放大器作业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使用仪表器具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板
2.20MH双踪示波器
3. 万用表
三、实验基础原理与电子回路
1.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原理电子回路
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是一种能量变换器件,它可以将电源供给的直线DC能量变换为高频交流ACAC输出。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结合套件,其作用是放大信号,使之达到足够的功率(W)输出,以适用天线发射和其它负载的要求。
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取高效率、大功率(W)的输出。放大器电流(A)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为50%,而丙类功放的θ<90°,效率η可达到80%。谐振功率(W)放大器应用丙类功率(W)放大器,应用选频互联网作为负载线路的丙类功率(W)放大器称为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

图中ub为写入交流ACAC信号,EB是基极偏置电压(V),调节EB,改变放大器的导通角,以改变放大器作业的类型。EC是集电极电源电压(V)。集电极外接LC并联振荡线路的功用是作放大器负载。放大器作业时,晶体管的电流(A)、电压(V)波动线及其对应关系如图9-2所示。晶体管转移特性如图2.2中虚线所示。由于写入信号较大,可用折线近似转移特性,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为管子导通电压(V),gm为特征斜率。
设写入电压(V)为一余弦电压(V),即
ub=Ubmcosωt
则管子基极、发射极间电压(V)uBE
uBE=EB+ub=EB+Ubmcosωt
在丙类作业时,EB<,在这种偏置条件下,集电极电流(A)iC为余弦脉冲,其最大值为iCmax,电流(A)流通的相角为2θ,通常称θ为集电极电流(A)的通角,丙类作业时,θ<π/2 。把集电极电流(A)脉冲用傅氏级数展开,可分解为直线DC、基波和各次谐波

iC=IC0+ic1+ic2+=IC0+Ic1mcosωt+Ic2mcos2ωt+…
式中,IC0为直线DC电流(A),Ic1mIc2m分别为基波、二次谐波电流(A)幅度。


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是一高Q的LC并联振荡线路,如果选取谐振角频率ω0等于写入信号ub的角频率ω,那么,尽管在集电极电流(A)脉冲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但由于并联谐振线路的选频滤波作用,振荡线路两端的电压(V)可近似认为只有基波电压(V),即
uc=Ucmcosωt=Ic1mRecosωt
式中,Ucm为uc的振幅;Re为LC线路的谐振电阻。在集电极电子回路中,LC振荡线路得到的高频功率(W)为

集电极电源EC供给的直线DC写入功率(W)为


集电极效率ηC为输出高频功率(W)Po与直线DC写入功率(W)PE之比,即


静态作业点、写入信号、负载发生改变,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作业状态将发生改变。如图9-3所示。当C点落在输出特性(对应uBEmax的那条)的放大区时,为欠压状态;当C点正好落在临界点上时,为临界状态;当C点落在饱和区时,为过压状态。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作业状态必须由EC、EB、Ubm、Ucm四个参量决定,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量的改变全部会改变C点所处的位置,作业状态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

负载特性是指当保持EC、EB、Ubm不变而改变Re时,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电流(A)IC0、Ic1m,电压(V)Ucm,输出功率(W)Po,集电极损耗功率(W)PC,电源功率(W)PE及集电极效率ηC随之改变的弯弯曲线。从上面动特性弯弯曲线随Re改变的解析可以看出,Re由小到大,作业状态由欠压变到临界再进入过压。相应的集电极电流(A)由余弦脉冲变成凹陷脉冲。
集电极调制特性是指当保持EB、Ubm、Re不变而改变EC时,功率(W)放大器电流(A)IC0、Ic1m,电压(V)Ucm以及功率(W)、效率随之改变的弯弯曲线。当EC由小增大时,uCEmin=EC-Ucm也将由小增大,因而由uCEmin、uBEmax决定的瞬时作业点将沿uBEmax这条输出特性由特性的饱和区向放大区位移,作业状态由过压变到临界再进入欠压,iC波动线由iCmax较小的凹陷脉冲变为iCmax较大的尖顶脉冲,如图9-5所示。由集电极调制特性可知,在过压区域,输出电压(V)幅度Ucm与EC成正比。运用这一特别点,可以经过控制EC的改变,完成电压(V)、电流(A)、功率(W)的相应改变,这种功能称为集电极调幅,所以称这组特性弯弯曲线为集电极调制特性弯弯曲线。


基极调制特性是指当EC、Ubm、Re保持不变而改变EB时,功放电流(A)IC0、Ic1m,电压(V)Ucm以及功率(W)、效率的改变弯弯曲线。当EB增大时,会引起θ、iCmax增大,从而引起IC0、Ic1m、Ucm增大。由于EC不变,uCEmin=EC-Ucm则会减小,这样势必导致作业状态会由欠压变到临界再进入过压。进入过压状态后,集电极电流(A)脉冲高度虽仍有多加,但凹陷也不断深入,iC波动线如图9-6所示。运用这一特别点,可经过控制EB完成对电流(A)、电压(V)、功率(W)的控制,称这种作业方法为基极调制,所以称这组特性弯弯曲线为基极调制特性弯弯曲线。


放大特性是指当保持EC、EB、Re不变,而改变Ubm时,功率(W)放大器电流(A)IC0、Ic1m,电压(V)Ucm以及功率(W)、效率的改变弯弯曲线。Ubm改变对谐振功率(W)放大器功能的影响与基极调制特性相似。iC波动线及IC0、Ic1m、Ucm、Po、PE、ηC随Ubm的改变弯弯曲线如图9-7所示。由图可见,在欠压区域,输出电压(V)振幅与写入电压(V)振幅基础成正比,即电压(V)增益近似为常数。运用这一特别点可将谐振功率(W)放大器用作电压(V)放大器,所以称这组弯弯曲线为放大特性弯弯曲线。

2.实验电子回路
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如图9-8。


图9-8 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

四、实验内容
1.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的调节。
2.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测量试验---负载改变对放大器作业状态的影响测量试验。
3.集电极电源电压(V)改变对放大器作业状态的影响(集电极调制特性)的测量试验。
(一) 实验电子回路的调节测试

五、实验步骤
1.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的调节
⑴ 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模型。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电源指标灯点亮。 实验箱上高频信号源10.7MHz信号来自LC、晶体振荡电子回路模型块,要求电子回路规定的谐振频率符合写入信号频率由IN1端接入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实验电子回路,幅度在200mV左右。
⑵ 调节电位器RW1和微调CV1、CV2、B1、B2, 在OUT端用示波器,查看到放大后的不失真的写入信号。
2.高频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测量试验
调节RW3,保持电源电压(V)为最大值(测量TP5点),激励电压(V)Ubm一定,改变负载RL,查看对电压(V)波动线、电流(A)波动线的影响,测量输出电压(V)Uo、TP3发射极平均电流(A)IC0注意,电流(A)信号对外部干扰对比敏感,本次实验测电流(A)值时请将探头及示波器设成X10档),因基极电流(A)极小,故IC0Ie0

表9-1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测量试验 Ubm= V Ec= V
RL (Ω)
断开J2测
Uo (V)
IC0 (mA)


3.集电极电源电压(V)改变对放大器作业状态的影响(集电极调制特性)的测量试验
保持激励电压(V)Ubm,负载RL 不变,调节RW4改变Ec,测量TP3点,查看对电压(V)波动线、电流(A)波动线的影响、测量输出电压(V)Uo、由TP3发射极平均电流(A)IC0=V(TP3)/R7。

表9-2谐振功率(W)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测量试验 Ubm= V RL= Ω
Ec (V)
Uo (V)
IC0 (mA)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由实验数值解析负载RL、电压(V)Ec对高频谐振放大器作业状态的影响 。
2. 绘出UCm ~ RL, IC0 ~ RL 弯弯曲线。
3.绘出UCm ~ Ec, IC0~ Ec 弯弯曲线。
4.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取的体会。

常见问题:

1、如果我要购买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是否有安装、培训服务呢?

答:我们的设备如果没有特别注明“不含安装”“裸机价”“出厂”等字样的,都是提供安装、培训服务的。

2、你们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是否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答:可以的,我们是正规企业,并且已经升级到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您需要开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的发票,您需要提供开票资料。

3、你们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都是自己生产的吗?都有什么产品资质?

答:我们公司是专业生产教学设备的企业,完全自主生产,并通过了最新版ISO9001认证,拥有多项专利与著作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图片为参考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

    沪ICP备15019043号-4,PLC实验台,实验室设备,电工实训台,机械传动机构,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