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现场的环境条件一般全部是对比恶劣的,干扰源众多。例如大功率(W)用电设备的启动或者停止引起电网电压(V)的波动形成低频干扰;电焊机、电火花加工机床、
电机的电刷等会产生高频电火花干扰;各种动力电源线会经过电磁偶合产生工频干扰等等。这些干扰全部会影响可编程控制器的正常作业。
尽管可编程控制器是专门在生产现场使用的控制装置,在设计制造时以应用很多措施,使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对比强,但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平稳可靠,还是应当尽量使可编程控制器有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并采取必要的抗干扰措施。
一、
plc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验装置可编程控制器的装配
装配环境
可编程控制器适用来大多数工业现场,但它对使用场合、环境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的。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的作业环境可以有效的提升它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在装配可编程控制器要避开下列场所:
*环境温度(℃)超过0~55℃的界限。
*相对湿度超过85%或者存在漏水凝聚(有温度(℃)突变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
*太阳光直接照射。
*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
*有大量铁屑及灰尘。
*频繁或连续的振动,振动频率为10~55Hz,幅度为0.5mm(峰—峰)
*超过10g(重力加快速度度)的冲击。
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外壳四个角均有装配孔,有两种装配方法,一种是用螺钉固定,不一样的单元有不一样的装配尺寸。另一种是DIN(德国工业标准)轨道固定,DIN轨道配套使用的装配夹板左右各一对,在轨道上先装好左右夹板,装上可编程控制器,然后拧紧螺丝。为了使控制系统作业可靠,通常把可编程控制器装配在有保护外壳的控制储物储物柜中,以防止灰尘、油污水溅;为了保证可编程控制器在作业状态下其温度(℃)保持在规定环境温度(℃)界限内,装配机器应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基础单元和拓展单元之间要有30mm以上间隔。如果周围环境超过55℃,要装配电风扇强迫通风。
为了避免其它外围设备的电干扰,可编程控制器应尽可能远离高压电源线和高压设备,可编程控制器与高压设备和电源线之间应留出至少200mm的距离。
当可编程控制器垂直装配时,要严防实验连接线头、铁粉、灰尘等脏物从通风窗掉入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实验连接线头等脏物回损坏可编程控制器印制
电子回路板,使其不能正常作业。
二、接线
电源
PLC的供电电源为50Hz、220V±10%交流ACAC市电。
如果电源发生故障,中断时间少于10ms,可编程控制器作业不受影响。若电源中断超过10ms或电源下降超过允许值,则可编程控制器停止作业,全部的输出点均同时断开。当电源恢复时,若RUN写入接通,则实操自动实行。
对于电源线来的干扰,可编程控制器本身设定有足够的抵制能力。如果电源干扰特别严重,可以装配一个变比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
三、接地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可编程控制器可靠作业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V)冲击危害。接地线与机器的接地端相连,基础单元接地,如果要用拓展单元,其接地点应与基础单元的接地点接在一起。
为了仰制附加在电源及写入端、输出端的干扰,应给可编程控制器接以专用地线,接地点应与动力设备(如电机)的接地点分开。若达不到这种要求,则也必须做到与其它设备共同共用接地,禁止与其他设备串联接地。接地点应尽可能靠近可编程控制器。
四、直线DC+24V接线端
使用无源触点的写入器件时,可编程控制器内部24V电源经过写入器件向写入端提供每点7mA的电流(A)。
可编程控制器上的24V接线端子还可以向外部
传感器(如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提供电流(A)。L+端子作传感器电源时,M端子是直线DCL+地端,即OV端。如果应用拓展单元,则应将基础单元和拓展单元的24V端连接起来。另外,任何外部电源全部不能接到这个端子。
如果有过载现象发生,电压(V)自动跌落,该点写入对可编程控制器不起作用。
每种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其写入点数量是有规定的。对每一个尚未使用的写入点,它不耗电,因此在这种现象下24V电源端子外供电流(A)的能力可以多加。
可编程控制器的空位端子在任何现象下全部不能让用。
五、写入接线
可编程控制器一般接受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等写入的开关量信号。写入接线端子是可编程控制器与外部传感器负载变换信号的端口,写入接线一般指外部传感器与写入端口的接线。
写入器件可以是然后无源的触点或集电极开路的NPN管、写入器件接通时,写入端接通,写入线路闭合,同时写入指示的发光二极管亮。
写入端的一次电子回路与二次电子回路之间应用光电偶合隔离。二次电子回路带R-C滤波器,以防止由于写入触点抖动或从写入线路串入的电噪声引起可编程控制器的误动作。
若在写入触点电子回路串联二极管,在串联二极管上的电压(V)应小于4V。若使用带发光二极管的舌簧开关时,串联二极管的数量不能超过两只。
写入接线还应特别注意:
(1)写入接线一般不要超过30m,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V)降不大时,写入接线可以适当长些。
(2)写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写入输出线要分开走。
(3)可编程控制器所能接受的脉冲信号的宽度应大于扫描周期的时间。
六、输出接线
(1)可编程控制器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三种形式。
(2)输出端接线分为单单独输出和共同共用输出。当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继电器或晶闸管动作时,同一号码的两个输出端接通。在不一样组中可应用不一样类型的电压(V)等级输出电压(V)。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V)等级的电源。
(3)由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子回路板上,并而且被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子回路板,因此应用熔丝保护输出元件。
(4)应用继电器输出时承受的电感性负载大小影响到继电器的作业寿命,因此继电器的作业 寿命要求要长。
(5)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噪声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仰制。
此外,对于能让用户造成伤害的危险负载,除了在控制程序中加以考虑之外,应设计外部紧急停车电子回路,使得可编程控制器发生故障时,能将引起伤害的负载电源切断。
交流ACAC输出线和直线DC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